经过7年的成长,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数一数二的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在全国乃至东亚、南亚等地区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天的钱江会,不仅是本地区乃至国内医生学习引进国际最新学术进展的平台,同时,也是向国际同行展示本地区乃至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和成就的窗口。
王建安 大会主席
经过7年的成长,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数一数二的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在全国乃至东亚、南亚等地区拥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天的钱江会,不仅是本地区乃至国内医生学习引进国际最新学术进展的平台,同时,也是向国际同行展示本地区乃至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和成就的窗口。
扎实推进与国际同行间的合作交流
本届钱江会,我们依然保持“服务本土,面向国际,逐步迈向国际心血管领域最高之峰”的方向。我们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所涉及的领域范围日渐广泛和深入,规模和数量也逐渐扩展。今年与韩国血管成形技术峰会合作的“Cardiovascular Summit-TCTAP@QICC”设置了两个主题,分别是:“优化PCI:影像与生理指导的左主干支架术”和“优化PCI:影像与生理指导的分叉病变支架术”,较之去年的TCTAP专场,内容和规模增加了一倍。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香港心脏专科医院、新加坡心脏学会(SCS)依然一如既往地给予QICC支持,其中,新加坡心脏学会@QICC专场,主题为:“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分别邀请了3位国内专家、2位国外专家,从不同层面与参会医生分享心得;大会期间,还将有34位国外专家分别介绍最新学术进展。
努力跟进国际最新技术和理念
参会者在本届会议上,可以看到本地区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一些最新技术、理念、概念的展现,以及这些新技术、理念、概念在本地区的实践及发展。延续去年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论坛”,今年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的浙二医院及一些国内专家,将与来自哈佛大学的Piero Anversa教授、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主编K. Sipido FESC等国际知名科学家,通过主题演讲、专家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度的、广泛的交流探讨。
从去年到现在,浙江地区探索并完成了多项高难度的心脏介入手术,比如TAVI、RDN,但与开展较早的欧美尤其是德国相比,该类技术在浙江及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次QICC针对该新技术领域,专门开设了TAVI专场,邀请了本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德国国家心脏中心翁渝国教授和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Mazzitelli Domenico教授,就德国的经验以及最新进展做专题演讲。
此外,本届大会还特别邀请了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讲解临床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研究项目及成果,为参会者了解临床研究、近距离与国际国内专家互动、进一步提升本地区心血管临床研究的意识和整体水平,构筑了广阔的空间。
学习并实施国际流行的办会规范和标准
QICC举办伊始,我们就提出:学术会议在于做强,而不是做大。QICC是一个区域性的会议,不可能像CIT那样做得很大,但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做得很强。QICC与国际上一些学术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成为展示和交流的“窗口”,是有可能的,但首先,我们必须将QICC办成一个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的会议,在品质和形态上,都要“像”一个真正的“国际”心血管病会议。
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QICC越来越接近国际会议办会的规范和标准。比如我们将钱江会官方网站的功能进行了提升,利用它进行会议注册及宣传等。过去在本省学术会议上,医师要进行报告,都是自己带笔记本电脑去会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差错;今年,我们尝试所有专家将演讲的幻灯片先行上传,希望能取得更好效果。总体来说,在品质上,我们的会议在向国际性的大会慢慢靠拢。